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yè)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亞歷山大·舒爾金1925年6月17日出生在美國加州伯克利。著名藥理學家、化學家和藥物開發(fā)者。舒爾金是世界上發(fā)明精神性藥物最多的科學家。他本人也親自嘗試這些藥物中的200到250種,記錄下各種人體反應,被人稱為“瘋狂科學家”。這些藥物中,就包括了后來讓人談之色變的“搖頭丸”。
當?shù)貢r間6月2日,亞歷山大·舒爾金在北加州家中去世,享年88歲,死于肝癌。舒爾金一生研制出超300種精神藥物,包括著名的搖頭丸。每次合出新藥,他先在自己和老婆身上試,再邀朋友來一起嗨,據說他曾有過4000多次致幻體驗。
1912年,默克公司在研制另一種合成物時,得到了一種副產品MDMA。當時,默克公司正有系統(tǒng)地生產合成化學物質,大規(guī)模地申請專利。他們以為這種藥物可以在人類健康方面有著巨大的潛力。
一戰(zhàn)爆發(fā)后,這些藥物在士兵中被當作興奮劑,卻產生了嚴重的副作用。很快,它就被放棄了,沒有人再去研究它,也很少有人知道它。
1976年,舒爾金發(fā)展出了一種新的合成方式。他發(fā)現(xiàn),MDMA跟某些肉豆蔻植物內的成分類似,都有影響腦波的作用。在他的建議下,奧克蘭的精神心理醫(yī)生澤夫開始首次接觸MDMA,在自己的對話治療中充當小劑量輔助藥物,并慢慢將之介紹給了美國全國各地的幾百位精神心理醫(yī)生。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這種藥物成為美國心理治療師最廣泛使用的藥物。
上世紀80年代中期,MDMA被列入美國的管制藥物名單。然而,它已經風行一時,最初是德州達拉斯的酒吧,然后是各種同志酒吧、電音酒吧,慢慢地又滲透到主流人群中。上世紀90年代,銳舞電音出現(xiàn)之后,MDMA以“搖頭丸”之名,開始在年輕人甚至高中生中蔓延起來,很快變成美國最廣泛使用的四種非法藥物之一,也成為世界上最廣泛使用的合成精神性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