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yè)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21歲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大學計算機系學生魏則西,患有罕見的滑膜肉瘤晚期,到醫(yī)院接受一種腫瘤生物免疫療法后,發(fā)生肺部轉移,最終去世了。
據知,魏則西在進行這種免疫治療前,曾托香港朋友買過PD-1抗體藥物,這是貨真價實的腫瘤免疫療法藥物,但對他無效;美國前總統(tǒng)卡特用的也是此藥,腦中的黑色素瘤消失了。
為何會如此?專家介紹,因DNA個體間存在差異,這就決定了“免疫療法”是一種需要為個人量身定制的方法。而且,現(xiàn)在在美國上市的藥物,僅對幾種癌癥有效,其中包括卡特所患的黑色素瘤。
目前國內一些三甲大醫(yī)院都在做免疫治療藥物和免疫療法的臨床試驗,患者不僅免費使用藥物,還可得到定期的觀察、隨訪、CT復查、評效等一系列副作用的處理。這并不是在做“小白鼠”,臨床試驗使用的技術或藥物,很可能就是適合患者個體的新藥、好藥,但如果明明是臨床研究階段的療法,“專家”還向患者開價要錢,這很可能正把這名患者當作另一個魏則西!
1此法是激活免疫系統(tǒng)殺死癌細胞
2015年8月3日,91歲的美國前總統(tǒng)吉米·卡特在手術切除肝臟上小腫塊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體內有癌細胞,隨后在他大腦中檢查出4個黑色素瘤,約2毫米大小。他經過4個月的抗PD-1藥物免疫療法后,核磁共振掃描結果顯示,他顱內的腫瘤已經消失!
卡特接受的“免疫療法”,是目前癌癥治療領域的大熱。
究竟什么是癌癥免疫療法?
我們每個人體內都可能有細胞在不斷地癌變,之所以沒有人人都得癌癥,是因為我們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及時地發(fā)現(xiàn)了癌變的細胞,并進行了有效的清除。
癌癥患者呢?因其體內的癌細胞想方設法地逃避了免疫系統(tǒng)的監(jiān)視,得以發(fā)展壯大了。
免疫療法,就是解除癌細胞逃避免疫監(jiān)視的機制,激活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讓其像對抗細菌和病毒一樣,去攻擊、殺傷癌細胞。
這種方法不僅能有效地殺死癌細胞,抑制其進化,而且毒副作用相對較輕、可控,同時復發(fā)率低,在多種癌癥的臨床治療試驗中,表現(xiàn)出驚人的成效。
2“狡猾”癌細胞會丟掉個性標志隱身
那么癌細胞是如何逃避免疫監(jiān)視的呢?
第一種情況是,癌細胞丟失了抗原,失去了標志。
T細胞是一類特殊的免疫細胞,它能夠識別細胞表面特定的標志,一旦判定細胞上顯示的標志不像是正常細胞的,就會向其進攻,并殺死它們。
如果癌細胞表面的標志沒有了,就像搶劫者扯掉了套在頭上的絲襪混入人群,讓警察無法識別誰是罪犯,這樣,癌細胞實質上就進入了隱身模式,可以在免疫系統(tǒng)的探測下自由穿梭,發(fā)展壯大起來。
3T細胞改造后能識別癌細胞
那如何解決癌細胞的“隱身模式”?
用“嵌合抗原受體的T細胞免疫療法”,即CAR-T細胞療法。
研究者對癌細胞阻礙T細胞識別的機制進行了大量研究,最終研制出提高T細胞識別能力的方法,使得免疫系統(tǒng)能夠監(jiān)測并攻擊癌細胞,現(xiàn)代癌癥免疫療法也就此誕生了。
簡單地說,就是從癌癥患者體內分離出T細胞,在體外利用基因工程進行改造,改造后的T細胞能特異性識別癌細胞并激活T細胞,再經擴增之后輸回病人體內。
這些改造后的T細胞,就像一群帶著警犬的警衛(wèi)們,能迅速嗅出罪犯癌細胞在哪里,把它們捉拿歸案,進行處理。
CAR-T療法在27位白血病人身上進行試驗時,取得了令人驚喜的效果:癌細胞全部消失,一些病人甚至在兩年后復查時,仍然沒有檢查出癌細胞。
這些驚人的數(shù)據讓廣大癌癥患者、醫(yī)生和研究人員看到了治愈癌癥的希望。
4癌細胞讓免疫系統(tǒng)踩了“剎車”
癌細胞逃避免疫監(jiān)視的第二種情況,是踩剎車。
我們每個人體內都有一套“免疫剎車系統(tǒng)”,在人體內有外源性的東西入侵時,我們的免疫系統(tǒng)會被激活。待敵人被消滅后,“剎車系統(tǒng)”會讓免疫活動及時停止。如果“剎車系統(tǒng)”失靈,免疫系統(tǒng)仍處激活狀態(tài),就會去攻擊自家組織,這樣就得自身免疫性疾病了,如過敏等。
而癌細胞恰恰非常巧妙地利用了我們的這套剎車系統(tǒng),有效地讓免疫系統(tǒng)“剎車”,以逃避T細胞的監(jiān)視。
5免疫療法讓“剎車”松開了
如何解決“剎車”問題?
免疫療法采取的對策是,通過藥物解除癌細胞的免疫抑制機制,使癌細胞能受到免疫系統(tǒng)的攻擊。
目前在美國被批準的三種免疫療法的藥物,是通過不同方式松開了T細胞的“剎車”,使T細胞能夠識別腫瘤細胞細微的蛋白編碼特征,向其發(fā)起進攻。
最近幾年,針對免疫檢查點PD-1的抗體抑制劑,在皮膚黑色素瘤晚期轉移病人的臨床試驗中,被發(fā)現(xiàn)能持續(xù)地控制癌癥,讓60%的病人活了超過兩年的時間。
但是,這些藥物并不是對每個人都有效,它們僅僅被批準用于治療黑色素瘤和特定類型的肺癌。
患黑色素瘤的美國前總統(tǒng)卡特,用的就是這種藥物。
6DNA不同藥效大不相同
科學家發(fā)現(xiàn),這些對某些癌癥有效的藥物,對其中某些患者有奇效,但對其中的另一些患者無效。
如,在轉移性黑素瘤患者中,其藥物可以把大約20%的患者的長期生存期延長兩倍;但對另外80%的患者,則收效甚微。
為何會如此呢?
科學家說,部分原因要歸結于我們DNA的差異。
雖然我們有99.9%的DNA是相同的,但個體間仍存在著大量的差異,一部分是由遺傳基因造成的,一部分則是由生活環(huán)境引起的。
正因如此,我們的免疫系統(tǒng)和癌癥,就都有著它們自己的生命特征。也就是說,不僅癌細胞與我們體內的其他細胞不同,即使患的是同樣的癌癥,其癌細胞和癌細胞間,也不盡相同。
于是研究人員開始對腫瘤的DNA進行測序,想更好地理解它們在基因層面是如何運作的。
7免疫療法需要量身定制
腫瘤DNA測序,連同新興的技術,如對血液進行液態(tài)檢測來診斷和監(jiān)視腫瘤,將會有助于我們理解癌癥是如何逃避免疫系統(tǒng)的,而哪些患者將受益于這些治療方法。
免疫療法是一種個體化的治療方案,需要為個人量身定制,因此,在不久的將來,當癌癥患者就診時,專家會對他們的腫瘤進行測序,并對他們的免疫系統(tǒng)進行分析,來為他制定最好的個體化的免疫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