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yè)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jù),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近年來因抑郁癥自殺的事件在我們身邊屢見不鮮,因心理問題導致的自殺已成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近日家庭醫(yī)生在線近日進行了一項《世界預防自殺日調查》,參與調查者八成為年輕人,年齡在20-35歲之間,結果顯示,超過4成受訪者經常焦慮或抑郁,而8.11%曾實施自殺。
抑郁障礙可使自殺危險性增加
廣東省中醫(yī)藥學會中醫(yī)心理學專業(y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第二中醫(yī)院腦病科主任醫(yī)師高敏表示,人在遇到挫折或者絕望的時候,情緒起伏會比較大。這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情緒起伏,生理性的情緒起伏是偶發(fā)的,是人類的一種正常的情感宣泄和反應。但如果抑郁、焦慮情緒持續(xù)兩周以上,則是病理性的抑郁、焦慮狀態(tài);若持續(xù)超過兩個月,則屬于抑郁、焦慮障礙。據(jù)研究顯示,抑郁障礙可使自殺的危險性增加20倍;焦慮障礙則使自殺的危險增加6-10倍。因此,若焦慮、抑郁或者其他不良心理狀態(tài)持續(xù)時間過長,頻繁出現(xiàn)時,應該積極尋求心理醫(yī)生的幫助,以盡快得到調整。
此次調查還發(fā)現(xiàn),經濟負擔和職場壓力已成為年輕人抑郁、焦慮的首因,48.65%被調查者均覺得自身壓力和負擔非常大。
高敏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工作壓力大、生存壓力大的問題,會導致現(xiàn)代人對自身的生活質量要求比較高,這些心理壓力和各種負擔若無法得到釋放,將會導致嚴重的心理問題。高敏建議,首先要定一個適合自己工作和生活的目標。其次,要有精神上的寄托,不要把金錢當作衡量成功與否、生存質量好壞的唯一標準。
向心理醫(yī)生求助意識偏低
令人擔心的是,雖然很多年輕人存在著心理問題,但就心理問題求助專業(yè)心理咨詢機構的被調查者僅為5.41%,近八成受訪者“認為自己能解決心理問題”。這表明年輕人向心理醫(yī)生求助的意識普遍偏低。
高敏指出,焦慮、抑郁不僅僅是簡單的情緒問題,而是屬于精神疾病的范疇。如果焦慮、抑郁已經到了一個病理狀態(tài),患者僅靠自我調節(jié)是不可能的,必須求助專業(yè)醫(yī)生,進行正確診斷和合理用藥,才能得到有效治療。
福冠堂支招:如何緩解抑郁癥
1.鍛煉身體;科學研究表明,運動可使人產生化學和心理上的變化,可改變血中荷爾蒙的含量,并可改變植物神經系統(tǒng)。運動還使人有一種“完成感”和“控制感”,而減少抑郁癥患者所具有的那種無能為力的感覺。鍛煉的強度、持久性和次數(shù)決定著治療效果。
2.參加社交活動;科學研究表明,喜歡與人交往的人比獨來獨往的人的精神狀態(tài)要好得多。交朋友是使身心健康的良藥。經常與朋友開玩笑,保持樂觀主義情緒。
3.改變苦悶心理;抑郁癥患者往往透過有色眼鏡觀察周圍事物和他本人。美國洛杉磯“認識治療中心”的心理學家加里?埃默里推薦了改變這種消極觀點的“三有”療法:有意識,有反應,有行動。
4.注意飲食;食物中的維生素和氨基酸的含量對人的情緒有重要影響。身體中即使缺少一種營養(yǎng)物,也會在易動感情的人身上引起抑郁癥。因此,抑郁癥患者應該吃一些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如粗糧、魚、蛋和綠色蔬菜。
5.常吃含氨基酸豐富的食物;某些食品會改變人的情緒,使人疲憊無力,精神抑郁,驚恐不安,而另一些食品則可以讓人精神振奮起來。營養(yǎng)學家認為,氨基酸對振奮人的精神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大腦必須利用氨基酸來制造某種神經傳遞素。
6.多吃含鈣食物;抑郁癥患者往往缺乏食欲,消化吸收差。而多吃含鈣食物,可增進食欲,促進消化吸收,易使人保持愉快的情緒。因此,抑郁癥患者宜多吃含鈣食物。含鈣食物有:黃豆及豆制品,牛奶、魚、蝦、紅棗、柿子、韭菜、芹菜,蒜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