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yè)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jù),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HC醫(yī)藥產業(yè)網】繼《科學》雜志將腫瘤免疫治療評為2013年十大科學突破之首后,細胞免疫治療再次成為今年美國兩大權威腫瘤學術會議AACR(美國癌癥學會)和ASCO(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的前沿焦點。本文對腫瘤免疫治療進行了簡要分析。1。腫瘤免疫治療是消除晚期惡性腫瘤最有效的方法?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全球每年新增癌癥患者1300-1400萬,每年死亡人數(shù)超過800萬。為了抑制腫瘤生長,科學家們研究了多種策略,包括常規(guī)手術治療、放療、化療、射頻消融、電極消融、光敏消融等熱消融技術,以及抗腫瘤血管生成治療。然而,癌癥的治療相當復雜,目前所有的治療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中,前兩種方法會對健康細胞造成傷害。就抗腫瘤血管生成的方法而言,20世紀70年代,科學家也提出了著名的“饑餓療法”,即通過抑制腫瘤生長所必需的血管生成,阻斷其獲取氧氣、營養(yǎng)物質等生長需求,最終使腫瘤挨餓。此后,抗血管生成藥物得到了充分的研究。但在臨床效果上,雖然饑餓療法延長了很多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的生存期,但并沒有達到完全消滅腫瘤細胞的效果。因此,徹底清除腫瘤細胞的治療一直是腫瘤學研究的目標。1985年,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NIH)將包括細胞因子治療、基因治療、分子靶向治療和抗體治療在內的腫瘤生物治療以及細胞免疫治療作為繼手術、放療和化療之后的第四種治療方法。其中,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非常強大,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來治療腫瘤,也就是細胞免疫治療,成為理論上唯一可能完全消滅癌細胞的方法:免疫反應可以發(fā)現(xiàn)并消滅腫瘤細胞(包括消滅復發(fā)的癌細胞,無需其他輔助治療),因此免疫治療被認為是疾病防治最準確、最強大、最安全的機制,用于控制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包括癌癥)的免疫反應。2?,F(xiàn)有免疫療法的應用局限性然而,在實踐中,癌細胞會“偽裝”并使T細胞無法準確“鎖定”,這一點已被歷史上的諸多研究所證明。癌癥免疫治療研究始于1891年,由紐約外科醫(yī)生WilliamColey進行研究。他給腫瘤患者注射細菌以誘導免疫反應。此后,研究人員和制藥公司多年來一直在努力開發(fā)新的免疫療法,包括非特異性免疫刺激、免疫檢查點單克隆抗體、過繼性T細胞療法、腫瘤疫苗等。其中,早期開發(fā)的針對癌細胞的疫苗最為常見,但其臨床效果至今未達到預期。當治療性疫苗的研究進展并不順利時,很多研究者也將目光轉向了單克隆抗體。2011年,美國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FDA)批準了一種新的免疫治療藥物Ipilimumab(商品名Yervoy)。作為單克隆抗體,Ipilimumab能有效阻斷細胞毒性T細胞抗原-4(CTLA-4),使免疫系統(tǒng)識別、靶向和攻擊黑色素瘤癌細胞。但是,Yervoy有時會誘導T細胞攻擊健康細胞,導致嚴重的副作用(在540人的臨床試驗中,有7例死亡病例),這讓一些腫瘤學家采取了不傾向于采用的態(tài)度。3?,F(xiàn)有方法的改進【/h/】雖然副作用仍然存在,但Ipilimumab的上市已經成為分水嶺,越來越多的細胞免疫療法被研究用于提高免疫應答的效果,減少其副作用。例如,為了減少耶沃伊的副作用,研究人員開發(fā)了PD-1抑制劑來激活T細胞抗癌。在這些方法的改進中,過繼免疫療法,即利用從患者身上采集的免疫細胞進行體外培養(yǎng)擴增,將具有抗腫瘤活性的免疫細胞注入腫瘤患者體內,刺激和增強機體自身的免疫功能,從而殺傷或殺死腫瘤細胞,引起了特別的關注,目前正成為投資熱點,被認為是治愈部分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的可能方法(以往的方法大多只能延長生存期或提高晚期生活質量)。自1985年Rosenberg報道LAK/IL-2在晚期惡性腫瘤治療中的應用以來,腫瘤過繼免疫治療的臨床應用在國內外得到了廣泛的發(fā)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理論上,腫瘤過繼免疫治療具有療效好、副作用少、更具個體化等獨特優(yōu)勢。目前,治療性細胞包括細胞因子或單克隆抗體激活的免疫細胞、樹突狀抗原呈遞細胞、成體間充質細胞、血液淋巴樣干細胞、人工誘導多能干細胞等。然而,現(xiàn)實中,腫瘤過繼免疫治療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目前的細胞培養(yǎng)技術仍然困難,這使得細胞治療的成本和復雜性更高。此外,有研究者打算通過聯(lián)合治療進行研究,免疫治療也是一個重要策略。如過繼性細胞免疫療法可作為手術、放療、化療的補充,與上述三種療法聯(lián)合使用,提高療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4。細胞免疫治療成為投資熱點有了這些努力,甚至有樂觀的分析和預測,未來十年免疫治療將用于治療60%的晚期癌癥患者,從而形成巨大的市場。研究機構GlobalBusinessInsight預測,2014年細胞治療(包括細胞免疫治療)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51億美元,保持30%的復合年增長率。從企業(yè)來看,包括羅氏、葛蘭素史克、諾華、輝瑞等眾多國際制藥巨頭在內的企業(yè)也紛紛將它們納入關注焦點;此外,相應的美國公司PluristemTherapeutics、NeoStem和Athersys也加入了這個市場,一些企業(yè)正在向其他市場滲透。在國內,雖然不乏關于細胞治療的研究(如中珠控股、海欣已完成免疫治療二期臨床試驗),但細胞免疫治療的應用仍需進一步規(guī)范。
編輯:白。
[HC信息移動客戶端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