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yè)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jù),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張曉麟低下頭,專注于補鞋。
■實習生曾文記者曹文/圖。
人性之美,無論貧富。對藝術的追求體現(xiàn)了靈魂的完美,一個皮匠的生活也能在文壇大放異彩。48歲的張曉麟是井研縣人,雖然殘疾,卻是一個普通的皮匠,但他迷戀文學。他最大的夢想是成為一名作家,并為此追求自己的夢想。
“我的腳是殘疾的,但我的手是完整的。我不依靠別人的支持來維持生活。我自己動手工作。這種感覺很好?!被蛟S這就是一個熱愛文學的人的生活態(tài)度,出乎意料的樂觀,能夠從容面對一切。
眉頭緊鎖,動作敏捷,一雙鞋子在張曉麟和顧客之間來回穿梭。除了簡短的語言交流,張曉麟更注重認真細致的工作態(tài)度。沒錯??傆泻芏嗳苏宜a鞋。雖然他生活貧困,但他也有相對穩(wěn)定的收入。在他看來,這是一種完美的生活。
“他修鞋補得好,價格便宜,對人也真誠。”說起,來補鞋的余姐姐贊不絕口。
“我從小就喜歡讀書,作文寫得很好。多年來,我對文學的熱情從未停止?!睂τ跓釔畚膶W的張曉麟來說,身體的殘疾并不能禁錮大腦的思維,他的夢想從未停止。
抱著這個理想,他一瘸一拐地在一個1平方米寬的攤位和一間破舊的公寓里,來來往往,日復一日,就這樣生活了18年。
“我喜歡看書。在文學的世界里,我看到了人性的善良,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和尊重,以及追求理想的意志……”不善言辭的張曉麟談論了很多文學。
當他在思考自己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時,他的人生開始變得精彩起來,因為很多身體健康的人,可能沒有他那么清楚自己的夢想。
“靈感來自生活。我不能輕易移動,但我可以用眼睛觀察,用耳朵傾聽,用頭腦思考,用紙和筆記錄?!睆垥憎雸远ǖ卣f。在對文學的執(zhí)著追求中,他享受著精神食糧帶來的愉悅,以更加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
他的短篇小說《報應之果》獲得“中國當代小說獎”,被列入“中國小說家代表作”?,F(xiàn)在,他把自己的筆伸向了日新月異的城市變化,描繪了美好的生活。
“人的一生其實很短,只有活得高的價值才值得。我殘缺的身體和貧窮的生活動搖不了我的文學夢想?!边@是張曉麟堅定而樸素的人生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