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nèi)容信息均來源于網(wǎng)絡,僅供藥品專業(yè)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jù),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疫苗管理法草案20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進一步審議。
如果你生產(chǎn)和銷售假冒偽劣疫苗,如果價值不超過100萬,最高可被罰款3000萬。
疫苗不同于一般藥物,與公共安全直接相關。部分常委、地方和社會人士建議,加大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提高違法成本。修改第二次審議稿,對生產(chǎn)、銷售偽劣疫苗、為申請疫苗注冊提供虛假數(shù)據(jù)、違反藥品相關質量管理標準等違法行為提高罰款額度。
【/h/】根據(jù)第二次審議稿,生產(chǎn)、銷售的疫苗為假藥的,罰款標準為違法生產(chǎn)、銷售的疫苗貨值金額15倍至30倍的罰款;貨值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一百萬元的,處以五百萬元以上三千萬元以下的罰款。
【/h/】第二次審議稿還完善了懲罰性賠償規(guī)定,明確疫苗在明知存在質量問題的情況下銷售或者接種,造成受種者死亡或者嚴重健康損害的,受種者或者其近親屬除損失外,還可以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
對過期疫苗說不,嚴格執(zhí)行疫苗接種& ldquo檢查三七對。
二次審議稿進一步加強疫苗接種管理,規(guī)范接種行為,明確& ldquo檢查三七對。并要求將疫苗接種信息的可追溯性和可查詢性寫入法律草案。
& ldquo;檢查三七對。,是指醫(yī)療衛(wèi)生人員在實施疫苗接種前,應按照接種工作規(guī)范要求,檢查受種者的健康狀況和接種禁忌癥,檢查接種證(卡),檢查疫苗和注射器的外觀、批號和有效期,檢查受種者的姓名、年齡和疫苗名稱、規(guī)格、劑量、接種部位和接種途徑,從而使受種者、接種證(卡)與疫苗信息相吻合。
確保疫苗接種信息可追蹤和查詢,并要求醫(yī)療衛(wèi)生人員完整、準確地記錄疫苗接種情況& ldquo品種、營銷許可證持有人、最小包裝單位的標識信息、有效期、接種時間、實施接種的醫(yī)療衛(wèi)生人員、受種者& rdquo等待信息。疫苗接種記錄應至少保存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