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所有內容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僅供藥品專業(yè)人士閱讀,不作為用藥依據,如有藥品疑問,歡迎咨詢在線藥師。
李連寧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NPC常設委員會成員。
NPC常務委員會副秘書長。
中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權力機構。其常設機構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五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會議每年舉行一次。全國人大代表近3000人。由于代表人數眾多,經常開會不方便。根據中國憲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行使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職權。
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主要有四項:(1)立法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根據《憲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修改《憲法》并監(jiān)督其實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和其他基本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憲法和法律,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部分法律進行補充和修改,但不得與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2)監(jiān)督權。監(jiān)督憲法和法律的實施,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行使監(jiān)督權的主要內容。審查和批準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計劃及其執(zhí)行情況的報告,審查和批準國家預算及其執(zhí)行情況的報告,撤銷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和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guī)、決定和命令,撤銷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guī)和決議。監(jiān)督國務院、中央軍委、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3)人事任免。選舉、決定、任命、罷免或罷免有關國家機構的成員。(四)重大事項決策。批準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設立,決定特別行政區(qū)的設立和制度,決定戰(zhàn)爭與和平問題以及其他重要事項。
中國行政區(qū)域從中央到地方有五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設區(qū)的市、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縣、不設區(qū)的市、市轄區(qū)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鄉(xiāng)、鎮(zhèn)人民代表大會。根據選舉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省人民代表大會和區(qū)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由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實行間接選舉。縣、鄉(xiāng)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由選民在選區(qū)直接選舉產生,實行直接選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目前,我國各級人大代表超過267萬人。
全國人大閉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各司其職,分布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qū)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聯系代表、獲取文件資料不方便。現代信息通信技術的發(fā)展突破了時間空的限制,為服務NPC機關、聯系NPC代表、密切聯系群眾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手段。同時,它也為拓寬民主渠道、擴大公民政治參與、保障人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jiān)督權提供了新的機遇和發(fā)展空。
中國的信息和通信技術發(fā)展迅速。
截至2013年12月,中國網民規(guī)模達618億,較2010年的4.57億增長1.6億?;ヂ摼W普及率(占中國總人口比例)為458%,較2010年的34.3%增長11.5%。手機用戶達到5億,比2010年的3.03億增加了1.97億(見圖1和圖2)。
& # 160;中國電子人大申請。
全國人大高度重視信息技術的運用,充分發(fā)揮信息通信技術在立法、監(jiān)督和代表工作中的作用。NPC的信息和通信技術網絡由NPC內聯網和NPC外聯網組成。內網由NPC機關各業(yè)務網絡互聯形成,主要滿足NPC各級機關內部辦公、管理、協調、監(jiān)督、決策和業(yè)務協同的需要。外網主要滿足信息公開、服務和聯系代表、服務公眾的需求。全國人大內外網與中央政府內外電子政務網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協同工作,也是整個國家電子政務網的有機組成部分。建設全國統一的電子政務網絡,有利于NPC監(jiān)管“一府兩院”,發(fā)揮集約效應,節(jié)約投資,降低成本,促進新技術推廣應用。
信息和通信技術在NPC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信息披露。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設立了互聯網網站,以確保人民能夠依法及時、全面地獲得關于NPC工作的信息。關于NPC及其常設委員會的立法、監(jiān)督、決定、任免以及NPC機關工作的信息等。,將通過網站全面發(fā)布。公開代表的基本情況(包括職業(yè)、民族、黨派、學歷和聯系方式)和代表履職情況,接受群眾監(jiān)督。
網上直播大會、代表團會議、常委會和新聞發(fā)布會,圖片和視頻。
使用APP(手機客戶端)和平板電腦、社交媒體微博、“微信微信官方賬號”等移動互聯網終端。要積極發(fā)布重要會議通知和相關信息,便于公眾和記者了解會議情況。
它有一個法律數據庫、一個代表性信息數據庫和一個人民報紙圖書館。公眾可以免費查詢、閱讀和下載數據庫中的文件和資料。
第二,征求公眾意見。
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民的利益,根據人民的意志行使國家權力。互聯網是高效便捷地收集民意的有效途徑。全國人大和地方各級人大通過互聯網開展了各種收集民意活動。
法律草案征求意見的規(guī)范化。自2008年以來,所有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法律草案都提前在全國人大網站上公布,征求公眾意見。截至2014年4月1日,全國人大網站共征集法律草案59件,征集意見205萬余條,參與人數超過40萬。公眾對參與與其切身利益相關的法律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他們的意見大多是修改法律草案條款的具體建議,其中許多被吸收到新頒布或修訂的法律條款中。公眾最關心的是2004年勞動合同法草案公開征求意見。網上共收集到55.7萬條意見,參與人數超過13萬。
提前征求意見以便監(jiān)督。201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就《殘疾人保障法》實施中的12個問題進行了網上投票,同時就《殘疾人保障法》實施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進一步實施征求了公民的意見和建議。2012年5月23日至6月30日,共有5982人參加了網絡投票,其中4219人對《殘疾人保障法》的實施提出了5186條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