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伏立康唑片
商品名稱:伏立康唑片
英文名稱:voriconazole tables
【主要成份】 伏立康唑。
【成 份】
化學名:(2r,3s)-2-(2,4-二氟苯基)-3-(5-氟-4-嘧啶)-1-(1h-1,2,4-三唑-1-基)-2-丁醇
【性 狀】 本品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顯白色至類白色。
【適應癥/功能主治】 治療侵襲性曲霉病。治療對氟康唑耐藥的念珠菌引起的嚴重侵襲性感染(包括克柔念珠菌)。治療由足放線病菌屬和鐮刀菌屬引起的嚴重感染。本品應主要用于治療免疫缺陷患者中進行性的、可能威脅生命的感染。
【規(guī)格型號】50mg*8s
【用法用量】先給予負荷劑量(第1個24小時) - 患者體重≥40 kg :每12小時給藥1次,每次400 mg (適用于第1個24小時) ;患者體重<40 kg :每12小時給藥1次,每次200 mg (適用于第1個24小時) 。 然后給予維持劑量(開始用藥24小時以后) - 患者體重≥40 kg : 每日給藥2次,每次200 mg ;患者體重<40 kg :每日給藥2次,每次100mg。
【不良反應】在治療試驗中最為常見的不良事件為視覺障礙、發(fā)熱、皮疹、惡心、嘔吐、腹瀉、頭痛、敗血癥、周圍性水腫、腹痛以及呼吸功能紊亂。與治療有關的,導致停藥的最常見不良事件包括肝功能試驗值增高、皮疹和視覺障礙。
【禁 忌】本品禁用于已知對伏立康唑或任何一種賦形劑有過敏史者。
【注意事項】警告視覺障礙:療程超過28天時伏立康唑對視覺功能的影響尚不清楚。如果連續(xù)治療超過28天,需監(jiān)測視覺功能,包括視敏度、視力范圍以及色覺。肝毒性:在臨床試驗中,伏立康唑治療組中嚴重的肝臟不良反應并不常見(包括肝炎,膽汁淤積和致死性的暴發(fā)性肝衰竭)。有報道肝毒性反應主要發(fā)生在伴有嚴重基礎疾病(主要為惡性血液病)的患者中。肝臟反應,包括肝炎和黃疸,可以發(fā)生在無其它確定危險因素的患者中。通常停藥后肝功能異常即能好轉。監(jiān)測肝功能:在伏立康唑治療初及治療中均需檢查肝功能?;颊咴谥委煶跻约霸谥委熤邪l(fā)生肝功能異常時均必須常規(guī)監(jiān)測肝功能,以防發(fā)生更嚴重的肝臟損害。
【兒童用藥】伏立康唑在12歲以下兒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建立。在治療性研究中共入選年齡為12-18歲的侵襲性曲霉病患者22例,分別給予伏立康唑的維持劑量,即每12小時1次,每次4mg/kg,12例(55%)患者治療有效。在治療研究中,對伏立康唑在青少年中的藥代動力學特性研究的很少。
【老年患者用藥】在多劑量給藥的治療研究中,≥65歲的患者占9.2%,≥75歲的患者占1.8%。在一項健康志愿者中進行的研究顯示,老年男性的總暴露量(auc)和血藥峰濃度(cmax)較年輕男性為高。對10項伏立康唑治療研究中552例患者的藥代動力學資料進行分析,結果顯示靜脈滴注或口服伏立康唑后,老年患者的血藥濃度較年輕患者大約高80%-90%。但是,總的安全性老年人與年輕人相仿,因此無需調整劑量。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孕婦目前伏立康唑在孕婦中的應用尚無足夠資料。動物實驗顯示本品有生殖毒性(參見臨床前安全性資料),但對人體的潛在危險性尚未確定。伏立康唑不宜用于孕婦,除非對母親的益處顯著大于對胎兒的潛在毒性。育齡期婦女育齡期婦女應用伏立康唑期間需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哺乳期婦女尚無伏立康唑在乳汁中分泌的資料。除非明顯的利大于弊,否則哺乳期婦女不宜使用伏立康唑。
【藥物相互作用】除非特別注明,藥物相互作用的研究系在健康男性志愿者中進行。采用多劑量的給藥方法,每次口服200mg,每日二次,直至達到穩(wěn)態(tài)濃度。這些研究結果對于其他人群和其他給藥途徑亦有參考意義。本節(jié)闡述了其他藥物對于伏立康唑的影響,伏立康唑對其他藥物的影響以及兩藥間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第1和第2部分按下列順序闡述:禁止合用;合用時需要調整劑量并進行密切的臨床和/或生物學監(jiān)測;最后是無明顯藥代動力學相互作用,但可能對臨床治療有益。其它藥物對伏立康唑的影響伏立康唑通過細胞色素p450同工酶代謝,包括cyp2c19,cyp2c9和cyp3a4。這些同工酶的抑制劑或誘導劑可以分別增高或降低伏立康唑的血藥濃度。利福平(cyp450誘導劑):與利福平(每日一次,每次600mg)合用,伏立康唑的cmax(血藥峰濃度)和aucτ(給藥間期的藥時曲線下面積)分別降低93%和96%。因此禁止本品與利福平合用(參見[禁忌])??R西平和苯巴比妥(潛在的cyp450強效誘導劑):盡管未經研究,卡馬西平和苯巴比妥可能會顯著降低伏立康唑的血藥濃度,因此禁止本品與這兩種藥物合用(參見[禁忌癥])。西咪替丁(非特異性的cyp450抑制劑,并可增高胃酸的ph值):與西咪替丁(每日2次,每次400mg)合用時,伏立康唑的cmax和aucτ分別增高18%和23%。兩者合用無需調整本品劑量。雷尼替丁(增高胃酸ph值):雷尼替丁(每日二次,每次150mg)對伏立康唑的cmax和aucτ無顯著影響。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紅霉素(cyp3a4抑制劑,每日二次,每次1g)和阿奇霉素(每日一次,每次500mg)對伏立康唑的cmax和aucτ無顯著影響。伏立康唑對其他藥物的影響伏立康唑抑制細胞色素p450同工酶的活性,包括cyp2c19,cyp2c9和cyp3a4。因此本品可能會使那些通過cyp45o同工酶代謝的藥物血藥濃度增高。
【藥物過量】在臨床試驗中有3例兒科患者意外發(fā)生藥物過量。這些患者接受了5倍于靜脈推薦劑量的伏立康唑,其中有1例為持續(xù)10分鐘的畏光不良事件。目前尚無伏立康唑的解毒劑。伏立康唑可通過血液透析清除,清除率為121ml/分,賦形劑sbecd的血液透析清除率為55ml/分。所以當藥物過量時血液透析有助于將伏立康唑和sbecd從體內清除。 患者須知應當告知患者:伏立康唑片劑應在餐后或餐前至少1小時服用。伏立康唑可能會引起視覺改變,包括視力模糊和畏光,因此使用伏立康唑期間不能在夜間駕駛。如果在用藥過程中出現(xiàn)視覺改變,應避免從事有潛在危險性的工作,例如駕駛或操縱機器。用藥期間應避免強烈的、直接的陽光照射。
【藥理毒理】作用機制:伏立康唑的作用機制是抑制真菌中由細胞色素p450介導的14α-甾醇去甲基化,從而抑制麥角甾醇的生物合成。體外試驗表明伏立康唑具有廣譜抗真菌作用。本品對念珠菌屬(包括耐氟康唑的克柔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白色念珠菌耐藥株)具有抗菌作用,對所有檢測的曲霉屬真菌有殺菌作用。此外,伏立康唑在體外對其他致病性真菌亦有殺菌作用,包括對現(xiàn)有抗真菌藥敏感性較低的菌屬,例如足放線病菌屬和鐮刀菌屬。動物實驗發(fā)現(xiàn),伏立康唑的最低抑菌濃度值與其療效有關。但是在臨床研究中,最低抑菌濃度與臨床療效之間并無相關性,并且藥物的血藥濃度和臨床療效之間似乎也無相關性。這是吡咯類抗真菌藥的特點。微生物學臨:床試驗表明伏立康唑對曲霉屬,包括黃曲霉、煙曲霉、土曲霉、黑曲霉、構巢曲霉;念珠菌屬,包括白色念珠菌、以及部分都柏林念珠菌、光滑念珠菌、c.inconspicua、克柔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熱帶念珠菌和吉利蒙念珠菌;足放線病菌屬,包括尖端足分支霉和多育足分支霉和鐮刀菌屬有臨床療效(好轉或治愈,參見后面的臨床經驗部分)。其他伏立康唑治療有效(通常為治愈或好轉)的真菌感染包括鏈格孢屬、皮炎芽生菌、頭分裂芽生菌、支孢霉屬、粗球孢子菌、冠狀耳霉、新型隱球菌、喙狀明臍菌、棘狀外瓶霉、裴氏著色霉、足菌腫馬杜拉菌、擬青霉屬、青霉菌屬,包括馬尼弗氏青霉菌、爛木瓶霉、短帚霉和毛孢子菌屬,包括白色毛孢子菌感染。體外試驗觀察到伏立康唑對以下臨床分離的真菌有抗菌作用,包括頂孢霉屬、鏈格孢屬、雙極霉屬、支孢瓶霉屬、cladophialophoraspp。莢膜組織胞漿菌。0.05-2μg/ml的伏立康唑可以抑制大多數(shù)的菌株。體外試驗表明伏立康唑對彎孢霉屬和孢子絲菌屬有抗菌作用,但其臨床意義尚不清楚。治療前應采集標本進行真菌培養(yǎng),并進行其他相關的實驗室檢查(血清學檢查和組織病理檢查),以便分離和鑒定病原菌。在獲得培養(yǎng)結果和其他實驗室檢查結果以前必須先進行抗感染治療,但是一旦獲得結果,應據此調整用藥方案。已發(fā)現(xiàn)對伏立康唑敏感性減低的臨床菌株。但是,最低抑菌濃度值的增高并不一定導致臨床治療失敗,在對其他吡咯類藥物耐藥菌株所致的感染中,亦有臨床治療有效者。由于臨床試驗中入選患者的復雜性,很難確定體外抗菌活性和臨床治療結果之間的關系。藥敏試驗中伏立康唑的臨界濃度尚未確立。耐藥性:關于念珠菌、曲霉菌、足放線病菌屬和鐮刀菌屬對伏立康唑的體外耐藥情況尚無足夠的研究。目前尚未知伏立康唑抗菌譜中的各類真菌耐藥性發(fā)展的情況。對氟康唑和伊曲康唑敏感性降低的真菌對伏立康唑的敏感性亦有可能降低,提示在這些吡咯類藥物中可能存在著交叉耐藥。交叉耐藥與臨床療效之間的關系尚未完全確立。如果臨床病例的分離菌呈現(xiàn)交叉耐藥,則可能需要更換其他抗真菌藥物治療。
【藥代動力學】尚不明確。
【貯 藏】密封。
【包 裝】50mg*8s/盒。
【有 效 期】24 月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5840
【生產企業(yè)】成都華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制藥廠
本品為處方藥,須憑處方在藥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詳情介紹僅供醫(yī)學藥學專業(yè)人士閱讀。
僅限線下門店銷售,詳情請聯(lián)系門店藥師